找到相关内容79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千山剩人禅师》补记

    《千山剩人禅师》补记  梁戈峰  今年4月初,我接到庄志学先生的电话:他得到一本新出版的《千山诗集校注》,附有《千山剩人和语录》(以下简称《千山语录》),考虑我研究过千山剩人,特意电告我。《千山诗集》我已有复印本,而《千语录山》,我从未见过。一个电话,使我燥动起来,我求知若渴,四次通电,两赴庄先生书斋,求借到手。字海寻珠,几天痴读,获益匪浅,一篇短文也在腹中孕育成型。由于我二年前曾著文《千...

    梁戈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73266014.html
  • 浅议唐僧形象的演变

    忽整襟而起问其故。对曰。曾子闻师命避席。玄奘今奉慈训。岂宜安坐。父甚悦知其必成。召宗人语之。皆贺曰。此公之扬焉也。其早慧如此。自后备通经奥。而爱古。非雅正之籍不观。非圣哲之风不习。不交童幼之党。无...少不预取限。立于公门之侧。时使人大理卿郑善果有知士之鉴。见而奇之。问曰。子为谁家。答以氏族。又问。求度耶。答曰。然。但以习近业微不蒙比预。又问。出家意何所为。答意欲远绍如来。近光遗法。果深嘉其志。又...

    肖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50370264.html
  • 心律法师:佛教“ 智慧” 的内涵和现实意义的探讨

    《心经》都是讲如何得到智慧的重要佛学经典。净空法师说,“佛法所求的是智慧,佛法是智慧的教育” ,“佛法自始至终讲的是高度智慧” 。   “智慧”一词,属汉语语汇。《墨子·》:“若使之治国家,则...觉知和同情,这样你才有可能生起恳切的救助之行。”   智慧和慈悲蕴涵着佛教积极入世的精神。佛法“空",如《心经》说的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"。但这是佛陀站在无始无终的时空角度观照...

    心律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3579215.html
  • 释门伟器:大唐三藏法师玄奘

    早年的主要经历。他“备通经典,而爱古。非雅正之籍不观,非圣哲之风不习。”十三岁出家后,学《涅槃》,习《摄论》,对《法华》、《维摩》、《阿毗昙论》、《成实论》、《俱舍论》等均...生命换来的感叹诗:   宋齐梁陈唐代间,高僧求法离长安;   去人成百归无十,后者安知前者难。   路远碧天唯冷结,沙河遮日力疲殚;   后如未闻斯旨,往往将经容易看。   这样令人感动的...

    温金玉

    高僧|大德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9/15480390953.html
  • 墨家逻辑与佛家逻辑之比较

    》),要求他们都能“辩乎言谈,博乎道术”,而“遍物不博,辩是非不察者,不足与游”(《修身》)。墨家主张“贤良之士,厚乎德行,辩乎言谈”(《上》),积极用“辩”宣传他们的社会政治理想,用“辩”去强说人,去改造社会。说明辩是一种克敌制胜的理论工具和思想武器,不但允许辩,而且需要辩,辩就需要逻辑。《》至《非命》各篇论证墨翟提出的十个论题,基本上是用论辩的文体写出来的,甚至可以说是论辩的记录。据说...

    黄志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24238200.html
  • 太虚大师的与时俱进思想初探

    3]《佛法应如何普及今世》,民国十五年十一月在上海堂讲。   [4] 《佛乘宗要论》民国九年六月在广州讲经会讲。   [5] 《甚么是佛学》民国十八年九月在汉口佛教会讲。   [6] 了參記《佛教徒应参预中国和世界的新文化建设》,《海潮音》第二十四卷九期。民国三十二年在汉藏教理院讲。   [7] 《佛之修学法》民国十六年一月在上海堂讲。   [8] 了參記《佛教徒应参预中国和世界...

    黄夏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01941528.html
  • 知礼《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》研究(二)

    使焚身,舌根不坏。”迨火化后,果然一舌独存,后人遂谓其所译经论可信[88]。今知礼示此瑞相,宁非亦欲证其所演山家教义之不谬哉!   知礼往生后,禀受其法而领弘法者,计有则全、觉琮、本如、崇矩、、梵臻...品即入灭,最后一品,后由门人补成。   5.《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》六卷(T37、195;《续》32、391),即注解智者《观经疏》之力作(T37、186)。   以上这五部著作,可做为知礼专门...

    吴聪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5642741.html
  • 知礼《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》研究(四)

    摄归于我心而观之,名为观佛;而则执“摄心归佛”,将心全然摄归于佛而观之,名为观佛。二人诤论不已,请示于知礼,知礼乃谓二者皆非,既非“摄佛归心”,亦非“摄心归佛”,而是“约心观佛”。仁岳因此不悦而去...磐(生寂?)《佛祖统纪?四明法智传》卷八记载:仁岳与,辨“观心”、“观佛”诤论不已,遂求决于知礼时,知礼既示以“约心观佛”之说,且进而告以具体方法曰:“据乎心性,观彼依正”。[13]盖知礼认为《...

    吴聪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5842743.html
  • 从葛洪一生的际遇探讨其入世与出世思想

    内战,加上其性格之不好附会、奉迎,坚持不肯随波逐流等因素,形成其刑以辅德、君王修德、任能等的政治理想。这点从其代表作《抱朴子》外篇中即可明显得知。另外,当时社会亦崇尚道教养生之术,从葛洪一生中常入山...父亦可易也。[40]  故其认为只有先巩固君权,确立君威,方能平息乱臣的跋扈与僭越。但,又提出君王必须修德、任能,任时须量才为用;也提出了若干察举的原则和方法,并以刑辅德等等的政治理想,[41]...

    彭慧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5046188.html
  • 《易经》“佛经化”的一个实例

    认为,一个学佛者若能具备“信顺尚”之三德,那么诸佛法便都能为其所用,令其身心受益而“大有”。在这里,“信顺”是“信”和“顺”两德,常合而称之,其对象是佛法,即所谓的信顺佛法;“”是一德,其中“”即佛,“”即崇尚佛。信顺佛法与崇尚佛实际上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,信顺佛法必崇尚佛;反之,崇尚佛亦必信顺佛法,两者一而不二。在真可的理解中,学佛者应是阴柔而居尊的,就像“大有”卦之“六五”,因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1751026.html